我们从巴西圣保罗飞抵秘鲁首都利马已是深夜,按照原定的行程,第2天清晨驱车赶往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县,参观有世界之谜之称的“纳斯卡大地画”。
从利马到纳斯卡县有450多公里,由于路况不是很好,在路上颠簸了六七个小时,沿途经过的基本上都是荒漠戈壁,多数地方为不毛之地。
纳斯卡县城位于一个山谷里,我们到了这里才看到稀稀拉拉的绿色植被。周边的山并不高,这里其实只能算做丘陵地区。汽车直接开到玛利亚莱切机场,这是一个小型飞机场,候机楼看上去比较简陋,就一排平房,装饰得像纯木结构的样子,有些特色。
据介绍,纳斯卡大地画产生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绵延近500平方公里,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画。画中既有大至几千米的三角形、长方形、梯形、螺旋形之类的几何图形,又有形象逼真的动植物和人物图形画。比如有100余米长的尾巴卷曲的“卷尾猴”、数十米长圆肚突眼的亚马逊蜘蛛、张着8条巨大而弯曲的触手的章鱼、近200米大小的长有人手的蜥蜴、数十米长的蜂鸟、展翼宽达100多米的兀鹰,以及海鸥、鹦鹉、蛇、穿山甲、蚂蚁、海草、花朵等等,当然还有更多辨别不出、不知其名也无法命名的图画。
大地画的图形都很大,只能乘飞机从高空窥其全貌。广阔无垠的荒漠人迹罕至、寸草不生,在砂砾和岩石上用线条勾勒出图形,那线条其实是有一定深度的沟。
办完安检,我们顶着烈日步行来到飞机旁。小型飞机仅可乘坐4个人。升空以后,飞机颠簸得很厉害,往下看就全是暗红色的砂砾和岩石,一片荒芜。机上备有飞行游览线路图,标明的观看顺序先后是“鲸鱼”、“三角形”、“梯形”、“太空人”、“猴子”、“狗”、“神鹰”、“蜘蛛”、“蜂鸟”、“塘鹅”、“鹦鹉”、“手”、“树”共13处。副驾驶位置上的导航员负责导游,提前告诉我们该看哪个画了,先从右舷看,然后飞机转体绕一圈,让我们从左舷看。
小飞机稳定性差,抖动得厉害,噪音也很大。每经过一处,由于飞行速度快,我们都看得匆匆忙忙,拍照只能凭感觉一闪而过,拍摄的效果并不太好。但图画的大致形状看得还算清楚:画面很完整,凭我们现在的想象,当代人要完成这样的工程,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纳斯卡大地画被发现是在1939年,美国一所大学的一位博士乘飞机沿着古代引水系统的路线,飞过纳斯卡平原,看到荒原上有好像是平行跑道似的直线图案,而这些线条又似乎构成了许多巨大的图案。这一发现公布后,便让全世界感到震惊。
自此以后,世界各地一批又一批的考古专家纷至沓来。这些画到底是谁画的、画给谁看、有何用途、什么时候画的、以及如何画出来的等等问题,至今没有任何人作出科学又合乎情理的解释,因此成为世界之谜。这个谜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猜测:有人认为是灌溉用的水渠;有认为是与古纳斯卡人祭祀活动有关;有人认为是世界最大的天文书,那些直线与螺旋形线条代表星球的运动,而动物图形则代表星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天文图和宗教信仰画;还有人说是外星人所为……各种说法玄之又玄,每一个说法直到目前也不能自圆其说。
整个飞行大约半个多小时,我的感觉还算可以,没有明显的生理反应,但也有人觉得不舒服,头晕得比较厉害。回到候机楼,机场方给我们每人颁发一张秘鲁帕拉卡斯航空公司空中游览服务证明书:“兹证明YUNGUI SHI先生,于2015年12月02日搭乘我们的OB1918号飞机,观赏了世界文化遗产——神秘的纳斯卡大地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