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老汽车兵的博客

做自己想做的事 过有规律的生活

 
 
 

日志

 
 
关于我

★自由撰稿人 ★旅游摄影爱好者

吴文化公园纪游  

2009-12-12 22:16:3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吴文化公园纪游

施云桂

清晨,薄雾象轻纱一样笼罩着无锡市郊。此时,我们一行人分乘的两辆面包车一前一后疾驶在锡澄公路上。出无锡北门约十多公里,前车司机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丢失在宾馆,我们临时决定一辆车回宾馆取钱包,一辆车就地等候。

停车的地方叫什么地名我们不清楚,但不远处有一座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的牌坊,牌坊上“孕吴门”几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经打听,得知这里属锡山区,这座名叫“吴文化公园”的建筑,是一座民办文化园林。好奇心驱使我们利用等车的间隙入园游览。

公园建在一个山丘上,布局很有特色。进入园内的第一印象是新鲜别致,独树一帜,别有洞天。稻丰圩、蚕桑巷、风情苑、人文馆等16处各具特色的建筑群坐落在绿竹翠柏之中,有的依山而建,有的傍水耸立,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一幅幅吴地历史和文化的灿烂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无锡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吴地开发史厅宽敞明亮,大厅中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雕塑和实物,展示了吴地史前荆蛮先民渔猎耕作和生活的场景。漫步其间,激起了我们对勤劳的祖先的崇敬之情;名人厅中陈列了无锡地区历史上50多位名人的塑像,个个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其中有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革命先驱秦邦宪、经济学家孙治方等,他们的杰出事迹吸引了我们,使我们深受教育。

由无锡特产惠山泥人组成的三百六十行群雕长廊,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作者用立体形象的表现手法,使明清时代吴地发达的冶炼业、造船业、粮行、典当等行业跃然展现,妙趣横生;最使人难忘的蚕桑巷,将江南历史悠久的养蚕业刻划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众多朴实无华的桑农形象仿佛茅盾笔下的老通宝、荷花、多多头在向我们微笑,使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出得园来我们再度回首“孕吴门”,发现其工艺精湛,结构合理,让人啧啧称奇。据公园管理人员介绍,“孕吴门”是由一位84岁的吴地石匠大师率众弟子设计施工的,整个建筑古色古香,风格独特,荟萃了吴地建筑艺术之精华,被誉为“江南第一坊”。这座牌坊确实给吴文化公园增色不少。

游过“吴文化公园”,感慨良多,吴文化公园把灿烂的文化、锦绣的河山、民族的骄傲和时代的英才挖掘整理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游客的面前,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我想,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吴文化公园”在这一点上堪称功德无量。

  评论这张
 
阅读(464)|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